记录宝宝成长,发现全世界的育儿乐趣
夏季气温高,蚊虫肆虐,适合多种病原体繁殖,传播。此时宝宝也会因为炎热,缺水等原因导致食欲不佳,抵抗力下降。因此,腹泻,热伤风,中暑,以及多种传染病都可能威胁宝宝健康。妈妈更要细心呵护宝宝,让宝宝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季。
四要: 一要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; 二要在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; 三要在有感冒症状时戴口罩; 四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 |
四不要: 一不要随地吐痰,痰垢用纸包起来; 二不要在人多通风差的场所停留过久; 三不要用脏手摸鼻子、眼睛和嘴巴; 四不要在感冒时上班上学。 |
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: 洗手时尽量使用温水,用流动的水冲洗手部,应充分浸湿手腕、手掌和手指;打上肥皂或洗手液,均匀涂抹,反复搓揉手腕、手指根部、手背、手掌、手指甲等部位,时间不少于20秒,最后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。 |
![]() |
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在向整个全世界蔓延,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可以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苗,儿童更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。以下两种情况必须立即就医。
·曾经过疫区,或与已确诊病人同乘交通工具,同处一室,有过密切接触的。
·发烧39度以上,咳嗽较重,有憋气的感觉,明显嗓子疼,伴有严重腹泻等症状的。
就医流程:
第一步,不要在家呆着,应该戴上口罩,尽快去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医;
第二步,不要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,最好乘坐出租汽车,下车时索要发票;
第三步,就近选择一家医院,不要舍近求远;
第四步,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,而不要到普通门诊或者急诊;
第五步,配合医生登记个人信息,检查和治疗。
细菌性痢疾
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,主要由痢疾杆菌引起。2~7岁宝宝的发病率最高。
发病特征:普通痢疾表现为起病急,腹泻、腹痛,可伴有恶寒、发热、头痛,脓血便或粘液脓血便。
预防措施:平时注意饮食卫生,不给宝宝吃不干净的食物,绝对不要给宝宝喝剩奶;让宝宝从小注意个人卫生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。坚持母乳喂养,勤换尿布,勤洗晒被褥也可以控制细菌的传播。
伤寒
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其发病范围主要是学龄期儿童。
发病特征:宝宝在患伤寒后第一周体温成梯形上升,第二周呈高热,持续1-2周,最长可达6周;脉缓;表情淡漠,反应迟钝,高热时伴有嗜睡;部分病例可出现淡红色玫瑰疹。
预防措施:不给宝宝吃腐败变质的食物,生食瓜果一定要洗干净;不喝生水,勤洗手。
疟疾
疟疾是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热带和亚热带传染病,通常是由蚊虫叮咬后进入人体血液而引起发病。
发病特征:出现高烧和间歇性寒战,出汗,并伴有头痛,恶心,呕吐等症状。间日疟最常见,表现为隔日发作一次,先寒战,后高热。
预防措施:大力消灭蚊虫,保护宝宝不被蚊虫叮咬。
红眼病
又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。有传染性强和发病急的特点,可由毛巾,玩具等交叉感染。
发病特征:常在感染后1-2天甚至几小时内两个眼睛先后红起来,伴有眼分泌物多,流泪,有异物感,眼内烧灼样疼痛等。
预防措施:要教育宝宝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毛巾专用,不用脏手揉眼睛,用干净手帕擦试眼屎,游泳要注意泳池卫生。
乙脑
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传播途径是蚊虫叮咬。一般2-6岁宝宝最容易得病。严重时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。
发病特征:发热
预防措施:预防乙脑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接种,一岁首次免疫一针,2岁第二针,6岁加强一针。另外要注意灭蚊。
夏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时候,由于气候湿润、温度偏高,再加上苍蝇、蚊虫肆虐,更为各种细菌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。因此,为了让宝宝安然地度过夏天,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卫生,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更要防蚊虫。
相关链接:
夏天所患的感冒,人们常称为“热伤风。”
病因:
因为受到穿堂风、空调、电扇的影响,温度骤降,导致抵抗力下降,疾病趁虚而入引起的。小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,更易受到热伤风的侵袭。
症状:
“热伤风”症状较轻的,仅有鼻部症状,如鼻塞、流清涕、打喷嚏,轻度咳嗽。3~4天内就可痊愈。如果涉及到咽部,多有发热,咽痛,扁桃腺肿痛。
护理:
避免室温过低,可控制在26-28°C;给宝宝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,不要大量食肉类和油腻食物。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;体温超过38.5°C要进行退热处理。
就医:
热伤风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,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。因此应及时就医,及早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。
宝宝热伤风大多是病毒引起,早期不应滥用抗生素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。
预防:
注意饮食——多吃蔬菜水果及清淡的肉类,鱼类,增加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。
温度调节——室内外温差应该控制在7°C以内,不要让孩子从热的环境突然进入凉的地方,赶上天气骤变要及时增减衣物。大汗后不能马上用冷水洗头,洗澡,要用温水。
补充水分——多补充水分,多喝白开水,也可喝些绿豆汤,酸梅汤或吃西瓜,但应少吃或不吃冷饮。
充足睡眠——保证足够的睡眠,可增强机体免疫力,睡觉时要盖好毛巾被,给宝宝穿个小背心,以防踢被着凉。
食疗:
清暑祛湿茶:鲜扁豆花、鲜荷叶、鲜玫瑰花各20克。先将荷叶切成细丝,与扁豆花、玫瑰花置入容器内,加水500毫升,煎成浓汁,加适量冰糖,代茶饮用。
藿香叶粥:鲜藿香叶20克,煎汤加白糖,每天服3至4次。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,加藿香汁煮沸,即成藿香粥,适量服用。
绿豆稀粥:绿豆20克,粳米30克。先将绿豆煮沸,待稍软后加入粳米,再煮至米熟为度,加适量冰糖食用。
病因: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宝宝。由于宝宝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,体温调节能力差,天气太热时就会出现体温升高。
症状:
表现为发热,烦躁,易哭,唇干舌燥,口渴欲饮,饮水量多,小便次数多、量也多,无汗或少汗,皮肤干燥灼热,食欲不振,精神萎蘼,疲乏嗜睡,形体消瘦。概括为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发烧、多口渴、多尿、少汗。
护理:
调节温度——居室要通风、凉爽,电扇不能直吹,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,尤其是夜间。室内最好要放一支温度计,以便随时监测室温。
鼓励外出——在夏季来临之前,要鼓励宝宝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以提高对环境变化及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。但要尽量避免带宝宝在太阳底下和通风不良的地方玩。
物理降温——可用退热贴降温。少汗或无汗时,可洗温水浴,注意水温要比体温低3℃~4℃,每天1~2次,促使皮肤血管扩张以帮助散热。对发热较高的宝宝,可用酒精擦身,促使体温散发。
补充营养——注意宝宝的饮食营养,饮食宜清淡,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,多吃高蛋白、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。多喝白开水。
就医:
当宝宝高热惊厥、烦躁不安时,或3~4天后体温不退时,及早去看医生。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清暑益气、养阴清热的中成药。如藿香正气口服液、小儿回春丸、新雪颗粒、生脉饮口服液。
食疗:
荷叶冬瓜粥:取新鲜的荷叶两张,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,滤后取汁备用,冬瓜250克,去皮,切成小块状,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,煮成稀粥,加白糖适量,早、晚服用。适用于发热不退、口渴、尿少的宝宝。
三鲜饮:鲜荷叶、鲜竹叶、鲜薄荷各30克。加水煎煮约10分钟,再放入适量蜂蜜搅匀,冷却后代茶饮,有生津止渴、清热解毒的良效。适用于发热不退的宝宝。
绿豆枣汤:绿豆250克,红枣15枚。煎汤,煎好后加糖少许温服。适用于发热而微汗的宝宝。
萝卜饮:萝卜200克,清水500毫升煎服,取汤任意饮用。萝卜主下气补中,利肠胃,令人健食,有益无损。适用于高烧不退的宝宝。
八宝清暑粥:桂圆肉10克,莲子10克,花生10克,麦冬10克,芡实10克,绿豆10克,蜜枣10个(去核),糯米50克。加水适量,放入白砂糖100克,煮成粥,待凉后食用。
有醒脾健胃、消暑祛暑之功效。适用于发热而微汗的宝宝。
病因
宝宝夏季腹泻的病因通常是肠道感染细菌所致,如致病的大肠杆菌,沙门氏菌,痢疾等,大便带脓或血。病毒感染,感冒、肺炎,中耳炎等也可能合并腹泻;宝宝喂养和护理不当也会引起腹泻。
就医信号
宝宝大便呈糊状,夹杂有腐食气味,多半是因为进食太多、消化不良所致,只要调节孩子的饮食就可以了。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则证明是细菌感染,必须立即就医。
1.大便像水一样很稀,或者含有脓、血、黏液;
2.大便次数增多,每天5次以上;
3.有发热,体温可高达39℃左右;
4.有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腹痛等症状;
5.拒奶、拒食,精神不振。
预防
母乳喂养: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物质能帮助宝宝抵抗肠道感染,最好不要在夏季给宝宝断奶。
注意饮食:合理添加辅食,不要一次增加多样辅食;添加时,从少到多;合理营养,要均衡饮食,食不过量。较大的幼儿要少吃或不吃冷饮。
讲究卫生:宝宝要多洗手,注奶瓶、餐具应定时消毒。宝宝的食物要清洁卫生,怀疑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。
护理
安全用药: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,必须遵从医嘱,不要滥用抗生素,也不要随意停药。
补充水分:腹泻会引起脱水,因此液体的补充矫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喝补液盐水。要少量多次。吃易消化的粥、稀饭、面条汤等。
护理屁屁:腹泻会刺激宝宝娇嫩皮肤,严重可导致皮肤糜烂。尿布必须勤换、及时换,每次便后要洗净屁屁,并且擦干皮肤,涂上无刺激性的护臀霜。
食疗
焦米汤:将米粉放在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,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。焦米汤有一定的能量,米粉炒热后可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,利于消化吸收,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细菌、毒素及气体的作用。
胡萝卜汤:将500克胡萝卜剁碎,加1500克水煮沸45分钟,用细筛过滤,去渣取滤液,加5%糖。富含碱质和果胶,能吸附细菌及毒素,并有助于大便成形。
熟苹果泥:将苹果隔水蒸或者去皮、去芯后加少量水煮烂,便成为苹果泥,对消化道的刺激小,而其中的果胶能吸附细菌和毒素,所含的鞣酸具有收敛止泻作用。
山楂粥:山楂10~20克,大米30克、白糖5克,共煮成粥。也可用焦山楂研末,加适量白糖冲水服。可治腹泻和由此而产生的腹痛。尤其是夏季饮凉积食而造成的腹泻和由此产生的腹痛。
痱子
通常痱子多出现在宝宝出汗较多的部位,比如:脑门,脖子,前胸和后背出。针尖大小,颜色发红。按压后可退色,瘙痒的感觉不是很明显。
预防要点:降低室温、常通风,保持干燥。
·空调保持在26度左右,电扇也可以降温,但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孩子;
·勤通风,保持室内干燥,为宝宝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服;
·睡觉时,妈妈尽量帮宝宝把四肢摊开,勤给宝宝翻身,以防局部汗液聚集;
·每天给宝宝洗1-2次澡,降低体温,洗去汗液,但洗澡过频也会伤害皮肤。
遭遇痱子不要慌,妈妈也能轻松治愈
如果宝宝起了痱子,应及时改善环境,降温除湿,对缓解痱子有很大帮助;
可以把中药加入适量在洗澡水里给宝宝洗浴,在汗多的部位擦痱子粉;
如果出现很大的“痱疖”,应该立即就医,以防感染引起严重问题。 >>防痱专题
尿布疹
所谓尿布疹就是尿布区域的湿疹,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基本与痱子相同。但对于还在用尿布的小宝宝来说,妈妈更应该加以重视。
趁夏天,让宝宝摆脱纸尿裤
很多妈妈都觉得,夏天让宝宝包着纸尿裤很不舒服,其实只要妈妈肯稍花些心思,就可以趁着酷暑,让宝宝摘掉纸尿裤,过一个光屁屁的舒服夏天。前提是你的宝宝已经足够大。 >>进入讨论,分享经验
蚊虫叮咬
除了蚊子以外,蚂蚁等昆虫也会叮咬宝宝,毒毛毛虫的细毛接触到宝宝的皮肤会引起红肿。所以夏天尽量避免带孩子到草木丛生的野外。
宝宝被蚊虫叮咬后,要及时抹药止痒,防止宝宝因为抓挠而引发感染。应尽量选择刺激性小的止痒药物。如果患处红肿严重,按压疼痛,并伴有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医。
妈妈们的经验之谈 |
妈妈们的视频更多 |
妈妈们的疑问更多 |
可能有用的知识专题更多 |
网友:精致女人苏苏 | 2015-08-12 17:51 |
人世间的女人风姿绰越,风情万种,神韵流淑。\r\n但是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拥有天姿国香的容貌,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拥有婀娜多姿的身段,\r\n更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拥有聪慧灵敏的头脑。教你做 |
网友:yuyou76 | 2012-06-15 19:14 |
謝謝寶樹分享了這麼好的專題,讓我這個新手媽媽又學到了 |
网友:方方猪 | 2012-05-31 10:51 |
谢谢,加油啊 |
网友:小昂昂的妈妈 | 2012-05-28 22:56 |
太好了,收藏了! |
网友:沫辰 | 2012-04-23 10:11 |
这些都是 宝宝 常发生的 疾病很 不错 收藏着 |
网友:树友a4248089 | 2011-06-06 21:40 |
这个专题说得真好,收藏了,谢谢! |